文旅政策法规查询系统

您的位置: 首页 >政策法规>山西省级>详细内容

山西省级

发布机构 山西省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6年07月28日
文  号 晋政发〔2016〕15号 主 题 词 山西 环渤海 区域规划
名  称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山西融合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实施意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山西融合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实施意见

    晋政发〔201615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促进环渤海地区共同发展,发挥我省在推进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应有作用,促进全省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全面提升综合竞争能力,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重大意义

加快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是推进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对我省影响最直接、最有效、最现实的国家层面的重大发展机遇。《纲要》的实施,有利于我省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与中西部、东北地区联动发展的区位优势,提升在全国区域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培育开放新优势,形成全方位开放和区域合作新格局;有利于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深入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有利于我省进一步承接产业转移和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和改善生态环境,统筹城乡发展和共享社会资源,加快提升区域发展的内聚力和向心力,创新发展新模式。加快融入环渤海区域发展,对于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廉洁和安全发展”,实现富民强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纲要》为指南,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构建扩大开放新格局的要求,以科技创新、金融振兴和民营经济“三个突破”推动“六大发展”为中心,以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领,以环渤海地区省际合作对接为抓手,全面深化省际间在能源、交通、生态、产业、市场、旅游等多方面的协调合作,形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产业发展协同协作、市场要素对接对流、社会保障共建共享的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把山西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转型升级新引擎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促进环渤海地区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区域之一。

(二)发展定位。

1.强化能源保障,打造环渤海地区综合能源基地。

加强环渤海地区能源领域合作,充分发挥我省煤炭资源优势,以“六型转变”为指导切实推进煤的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积极发展煤层气、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全面构建生产加工、技术研发、产品交易、金融服务、物流会展等为一体的市场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煤炭综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掌握煤炭等资源话语权,推出与国际接轨的煤炭价格指数,在战略层面促进我省由“能源基地”向“新型综合能源基地”转变。

2.发挥区位优势,打造贯通东西的现代物流基地。

  “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打造世界竞争新格局的重大战略,山西地处两大战略交汇处,是连接陆路丝绸之路与京津冀等环渤海中心区的桥梁,必须充分发挥贯通东西的区位优势,立足于环渤海经济圈西部门户的区域定位,发挥陆路丝绸之路能源经济带与京津冀有效对接的桥梁作用,助力形成以京津冀为核心,山西、内蒙古为骨架,山东、辽宁为两翼,支撑国家全方位开放、区域协调发展、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丝绸之路-环渤海经济带”战略轴线。利用区位优势和能源综合产业优势,将山西打造成为西部能源物资进入环渤海地区的仓储加工基地、物流配送中转站和能源交易中心,促使山西从单纯的能源生产基地转变为辐射欧亚大陆的能源加工和集散中心,在全球煤炭资源流动与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

  3.提升文化旅游档次,建设文化旅游休闲基地。

  依托山西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气候条件,顺应现代消费需求,以品牌战略为导向,提升文化旅游档次,打造环渤海地区以健康、养生、休闲、娱乐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休闲基地。

  4.加强生态环境合作,建设生态绿色产业基地。

  加强环渤海地区绿色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合作,以吕梁山、太行山为依托,以加强生态建设为主线,培植可以制造自然绿色和利用自然绿色的产业群,打造包括农业、牧业、林业、旅游业等在内的绿色发展产业链条。加强全省森林植被恢复、再造以及矿山环境治理,推进黄土高原防风固沙治理和华北地区大气联防联控。围绕碳减排、碳捕集、碳封存、碳加工、碳交易形成完整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大力建设辐射华北、西北的矿物质产业低碳发展技术研发基地和碳交易排放市场,促进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发展,打造碳纤维产品制造基地,形成生态环境和低碳产业共生发展新局面。5.优化发展环境,建设产业转移承接基地。

  依托地缘优势,优化发展环境,抢抓京津产业外迁机遇,服务京津、对接京津、保障京津,发挥比较优势,有重点地开展产业对接、企业对接,着力打造信息技术产业承接基地、装备制造承接基地、商贸物流承接基地、教育培训产业承接基地、健康养老产业承接基地、文化创意产业承接基地、娱乐休闲产业承接基地,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山西非煤产业的发展。

  (三)主要目标。

  1.环渤海地区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全面建立区域合作发展机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产业发展协同协作、市场要素对接对流、社会保障共建共享等重点领域合作取得明显成效,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区域城乡收入差距显著缩小,成为我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合作区。

  2.地区能源保障和生态屏障功能彰显。提升清洁能源生产能力,加强电力外送能力,增强能源储备能力,进一步强化能源保障。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安全防控体系得到加强。太行山、吕梁山生态涵养区和晋中108廊带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基本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3.环渤海经济圈向西部腹地延伸的战略支撑能力明显提升。充分发挥山西在东引西进中的战略支点作用,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全面形成向东向西对外大通道。打造全国最大的能源集输、贮藏、加工基地以及以京津为核心的制造和服务业外包基地,建成环渤海和西部地区物资流通的商贸集散中心和物流枢纽。

  4.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增强。全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竞争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形成完善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四)基本原则。

  1.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把促进地区间产业协同协作与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结合起来,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规划引导,强化政策扶持,完善地区合作发展架构,促进各类企业及要素资源有序对接对流。

  2.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我省连接陆路丝绸之路与环渤海经济圈的桥梁作用,加快对外大通道和枢纽平台建设,增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支点传承能力,做好环渤海地区的西部门户,高起点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

  3.抢抓机遇,练好内功。从我省实际出发,抢抓国家大战略新机遇,促进资源利用最优化、整体功能最大化,加快提升自身发展实力,练好内功,增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环渤海经济圈建设的能力。 

  4.加强合作,务求实效。努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产业发展协同协作、市场要素对接对流、社会保障共建共享等。集中力量做成一批具有战略和示范意义的旗舰和精品项目,为环渤海地区深度合作增添动力。

  5.分工协作,共建共享。有效避免地区间产业同质性所产生的过度竞争、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加强区域分工合作,创新合作方式,探索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注重区域布局对接,共同建好环渤海内陆协作区。

  三、重点任务

  (一)优化空间布局,提升环渤海内陆协作区的支撑力。

  1.优化城市群的空间布局,促进环渤海地区的城市群对接合作,打造环渤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以对接京津、呼应石家庄和呼包鄂城市群、连接关中城市群和中原经济区为方向指引,以太原城市群建设为重点,打造全省发展的增长极,提升山西区域增长内聚力和向心力。加快晋南城镇群为主导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建设,促进临汾—运城—渭南—三门峡的全面合作,形成新的发展极;推进晋北城镇群与乌兰察布、张家口的联动发展,加快建立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的对接合作机制;加强晋东南城镇群与冀中南城市群分工协作,构建晋东南对外开放新格局。

  2.明确规划山西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和任务。充分利用北京城市职能转变和产业转移的机会,以与之最为接近的山西东北部地区为重点,全力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扩大京津向西辐射范围。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分工,推进区域范围内产业的合理布局。探索科学承接新途径,创新合作体制机制,探索创新产业跨区域转移的利益共享机制。实现有序承接、有选择承接,着力促进创新资源整合,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努力将我省打造成以京津为核心的制造和服务业外包基地。

  3.打造北京—太原国家级东西联通科技产业创新轴线。以山西科技创新城为抓手,积极对接并引入京津冀雄厚科技和人力资源,打造服务山西转型发展,辐射华北、西北和其他区域的煤基低碳科技研发中心。针对全省转型发展所产生的巨大科技需求,着手构建科技信息、成果转移、知识产权、贸易投资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等对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为全省转方式、调结构、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依托山西科技创新城丰富的科教资源、企业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加强与京津两市科研机构的多形式技术交流,建设全省外向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高层次、高技能、国际化人才队伍,为山西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4.壮大太原城市群总体经济实力、承载力和核心带动能力。继续支持太原都市区率先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科技、教育、金融、商贸、旅游服务、对外窗口等功能,有序扩大城市规模,尽快形成辐射带动力强的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建设,探索太原晋中同城化发展模式,全面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同城化发展新格局。提升太原都市区集聚辐射功能,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辐射阳泉、忻定原、离柳中三个城镇组群,构建“一核一区三组群”的大太原城市群空间格局,加强与环渤海地区城市群的合作发展。

  5.加强太原与阳泉、晋中、忻州、吕梁的联动发展,为环渤海地区发展提供战略空间和经济支撑。构建太原盆地西部以清徐、交城、文水等为主体的工业城镇带,以榆次、平遥、灵石等为主体的旅游城镇带和中部汾河生态带;在太原、阳泉接壤地带盂县等地建设煤化工产业基地,在太原北部和忻州、原平一线打造现代装备制造业中心;以太原的娄烦、忻州的静乐、岢岚以及吕梁的岚县为主体打造小杂粮生产基地;在太原都市区和阳泉市、吕梁市一线打造山西横向物流通道。

  6.提升太原城市群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运用高新技术和“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着力打造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与京津冀的相关产业开展广泛合作。二是强化主导和支柱产业的主体地位,重点建设原材料、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和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先行区和示范区。三是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坚持文化引领。深入开发晋商文化、佛教道教文化、红色文化,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以“忠、义、信” 打造共同文化认知,促进地域文化繁荣,增强地域文化综合实力,形成区域特色文化价值观,降低经济行为的风险和磨合成本, 增强地区资源整合能力。四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吸纳国内外优势资源和利用外部市场加快发展的能力,以太原都市区中心沿南北方向形成一批开放型经济增长带,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提高外资利用规模,吸引世界500强等知名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加强与国内外的文化、技术交流与合作。

  (二)强化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的地位,打造综合能源基地。

  1.加强能源领域合作,强化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地位。一是积极开展能源领域交流合作。充分利用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等国际性能源会展平台,推动我省煤炭、电力、煤层气、风电、太阳能发电等能源产销合作,形成区域内煤、电、路、港、航一体化经营,强化我省的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机制。二是积极支持能源企业“走出去”。借助“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支持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煤炭企业在煤炭勘探、矿建、采掘、装备制造等方面输出技术、管理和服务,打造山西能源品牌。

  2.推动能源供给革命,提升能源保障能力。一是推进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提质。提升煤炭产业集约化水平,全面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提高煤炭资源洗选加工比例,不断增加清洁煤炭供应。二是促进煤电基地清洁高效发展。推进坑口电站建设,重点加快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电基地建设;加快建设低热值煤电厂;实施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三是推动现代煤化工发展。以晋北、晋东、晋中三大煤化工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以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产品为主导,优化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四是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建设沁水、河东两大煤层气基地。推进河曲—保德、临县—兴县、三交—柳林、永和—大宁—吉县、沁南、沁北等6个煤层气片区勘探开发;推进晋城矿区、阳泉矿区、潞安矿区、西山矿区和离柳矿区五大瓦斯抽采利用矿区建设;完善“三纵十一横”管网布局。大力推进燃气管网及配套站点建设。五是积极推进多种形式利用新能源。以晋北千万千瓦大型风电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分布式发电应用示范区,推进大同、长治和运城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煤层气热电联产项目、瓦斯气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推进黄河干流古贤、碛口、禹门口(甘泽坡)水利枢纽项目建设。

  3.加强能源储备体系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应对水平。一是建立煤炭战略储备。建立资源储备、产能储备和现货储备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煤炭战略储备体系。支持煤炭企业在有条件的煤炭集散枢纽区域建设储配中转设施,规划建设大型区域性煤炭储备基地和物流园区。二是提高天然气(煤层气)储备能力。加快天然气(煤层气)储气设施建设,鼓励发展企业商业储备,支持天然气(煤层气)生产企业参与调峰,提高储气规模和应急调峰能力。三是加强稀缺煤炭资源保护。严格落实国家特殊和稀缺煤种开发利用管理暂行规定,在批准的矿区范围内,保护性开发肥煤、焦煤、瘦煤和无烟煤等稀缺煤资源。

  4.完善能源输送网络,加快能源输出。加快外送电通道建设。支持山西省晋中—浙江±800千伏直流输电通道建设、晋东南—豫北—枣庄21000千伏交流通道建设、晋东南—江苏±800千伏直流输电通道建设、晋东南—荆门—湖南31000千伏交流通道扩建和500千伏点对网交流外送电通道建设。重点提升我省在京津冀地区的能源输出市场地位,着力增加京津冀送电量、扩大京津冀送电范围、增加能源输送品种、增加煤层气外输、增加煤制气外输、确保洁净煤外送,为优化北京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三)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共筑环渤海生态屏障。

  1.打造环渤海地区生态屏障。加快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太行山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继续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积极推进晋北防风固沙林区、太行山土石山水源涵养林区、吕梁山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区和平川盆地防护经济林区四大生态屏障建设。继续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推进建设沿黄生态廊道。在河流、公路沿线两侧建设“绿色水网”“绿色路网”,启动实施引黄工程水源地及输水沿线造林绿化工程。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抓好生态脆弱流域和区域的保护修复,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点实施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恢复治理。继续实施以保障农民增收致富为主要任务的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和以实现森林覆盖率稳步增加为主要任务的未成林造林地管护等重大工程,统筹兼顾生态与产业建设,努力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全面启动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和御河、涑水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将汾河流域建设成为全省的生态长廊、宜居长廊和富民长廊。加强岩溶大泉泉域保护,继续推进地下水关井压采。强化土壤污染治理,加强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实施工矿废弃地综合整治和复垦利用,全面推进采煤沉陷区、采空区、水土流失区、煤矸石山的生态环境治理修复重点工程。

  2.开展大气环境质量防控行动。与京津冀等地区密切合作,推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雾霾治理为重点,加强细微颗粒(PM2.5)监测和区域联防联控。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冶金、焦化、建材、化工等重点企业技术改造。优化能源布局,实施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建设清洁高级大容量燃煤发电机组,提高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积极培育低碳农业,发展低碳种植业和畜牧业。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推广新技术、新能源车辆的运用,发展绿色交通。加快建筑节能步伐,推广低碳建筑。倡导低碳生活和消费方式,推行政府绿色采购。

  3.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高效利用。深入推进节水、节地、节材、节矿工作,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搜集和回收体系,提高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废弃物处理方式由无害化处理为主向资源化利用为主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产业存量实施循环化改造、增量进行循环化构建,丰富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资源产出率。

  4.创新完善区域联防联治体制机制。推动我省与环渤海地区探索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和区域环境发展基金,探索在流域生态保护区与受益区之间开展横向生态补偿试点。进一步创新环境保护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渤海环境保护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等作用,共同制定对跨界流域和区域实行限批、禁批与联合处置跨界污染的办法。建立海河流域、渤海湾近岸地区跨界污染控制补偿机制,开展区域排污权交易试点。制定企业环境行为信息评价标准,统一公布“绿色”和“黑色”企业名单,并纳入银行征信管理系统。建立环保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建立环渤海地区环境监测网络,完善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系统,加强跨界污染或突发事件联合处置。

  (四)共建共享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全省科技创新能力。

  1.推进科技创新共建共享机制。加快推进我省和环渤海地区科技创新共建共享机制建设,促进科技创新资源成果和各类基础知识产权信息开放共享,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共建研发机构,搭建公共技术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建立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充分借力提升全省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全省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

  2.积极对接京津高端技术转移和溢出。借力京津科技、教育、人才的资源优势,打造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基地。加强与北京中关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战略合作,建设特色鲜明的科技孵化和创新园区。依托我省重点高新技术开发区,通过合作基金、联盟等机制,加强与京津高新区的合作,整合相关人才、技术、资本和产业发展资源。充分挖掘山西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需求,吸引京津科技产业来晋开辟科技市场,以产业合作共建带动区域间科技要素流动、技术溢出、人才培养。

  3.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山西行动计划和山西省低碳创新行动计划,努力创建山西国家煤基低碳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力推进低碳创新发展工程、技术转移促进工程等重大创新工程。实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建设行动,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企业发展新机制,培育形成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开展重点产业创新行动,开发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4.大力推进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积极与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合作,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进一步整合省内科技资源,引进一流研发机构,布局一流科技项目,培育一流科技企业,利用环渤海地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以构建煤基产业创新链为重点,将其打造成国际低碳技术创新高地、国家煤基产业科技中心。围绕煤炭清洁、安全、低碳、高效利用,实施煤基低碳科技重大专项,努力在煤炭开采方式、煤炭产品开发和产业链延伸、煤矿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等关键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实现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资源型产业循环发展。全力打造煤炭、电力、新材料三大优势主导产业,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链,加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构建产业技术研发平台,着力提高煤基低碳产业化水平。鼓励太原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研发部门进入科技创新城,跨区域共建园区,组建合作联盟,打造新的科技创新基地。

  5.建设两个国家级装备制造研发基地。一是建设国家级煤机装备制造业研发基地。充分利用我省现有的煤机领域比较优势,通过企业自主创新和企业与科研院所、重点高校的合作,进一步提高我省在煤机装备制造业中的技术水平;加强与国内外先进的煤基企业合作,引进并培育一批市场潜力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煤机装备制造企业,通过技术外溢,促进本地煤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采用先进技术,加快现有煤机制造业改造步伐,推动重大装备自主化、成套化、高端化,推动骨干企业由单机制造向系统集成转变,推动主体产品由生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名牌产品的煤机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煤机装备制造基地。二是建设国家级铁路装备制造业研发基地。以太重集团和北车集团大同机车厂等龙头企业为基础,打造国家级铁路装备制造研发基地。以太重集团和太原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心,通过自主创新,建设“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国家级高铁设备制造业和轨道交通设备研发基地,同时力争向高铁装备制造业和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发展;以北车集团大同机车厂为中心,建设铁路机车制造研发基地;以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为核心,打造山西西南部铁路电机制造研发基地。

  6.完善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努力形成创新驱动的动力机制。完善创新项目用地服务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投资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力度,以资金支持、贴息、补助、与大中型企业设立联合研发基金等方式,重点支持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和创新团队建设。建立科技、金融和产业的融合机制,创新信贷管理机制,建立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投放。设立省级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专项基金,培育科技企业上市。加大全省创业风险引导基金规模,推动地方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公开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整合现有科技项目(专项、基金等),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依托专业机构管理项目,完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强化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和引导,建立科技公共资源开发共享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健全科技合作机制,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与企业共建学科专业和研发机构,组建(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启动一批能够调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方积极性的重大协同创新项目。建立健全军民用技术双向转化机制和长效激励制度,推动军民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着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创新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机制,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及平台,开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系统化服务,完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

  7.完善人才培育、引进和使用机制。深入实施《山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创新驱动人才激励政策,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的人才开发模式,大力实施“百人计划”等十项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发现、培养、引进、使用和资助力度。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出台引才引智政策,实施国内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在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对高端战略性人才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制度。实施人才创新扶持奖励政策,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健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创新创业团队给予创业资金扶持。制定完善支持创新型小微企业、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政策体系,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

  (五)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对接合作发展。

  1.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环渤海地区重要的“菜篮子”和绿色畜牧产品生产基地。一要优化全省农业产业布局。构建以六大河谷盆地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战略格局,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二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继续实施农产品加工“513”工程,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强化品牌建设,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和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推进电商与实体流通相结合。三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积极探索“专业化服务公司+合作社+专业大户”“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化服务队+农户”等多种服务模式。四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智能装备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应用。积极推进农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土壤墒情气象监控系统、智能灌溉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作物长势监控系统、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控系统等信息技术在大田种植中的应用。积极推进温室环境监控系统、植物生长管理系统、产品分级系统、自动收获采摘系统等信息技术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实现设施园艺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集约化。五要建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机制。

  2.改造提升煤炭产业,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区域控制力。全力促进煤炭产业“六型”转变,打造煤炭产业升级版。围绕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话语权,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全力搞好大基地、大集团建设。以绿色开采、清洁利用为重点,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推进煤炭开采和清洁利用技术革命性突破,努力提高清洁煤炭生产供应能力。着力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加大煤矿技术改造力度,不断提高矿井的标准化、现代化水平,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坚持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实施煤炭产能紧平衡政策。进一步完善现代煤炭企业制度,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3.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打造国家级装备制造基地。围绕“中国制造2025”规划,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和绿色发展,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推进山西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山西科技创新城煤机技术研发中心和晋中、晋东、晋北煤机制造产业集群为主,建设国家级煤机装备制造基地,重点发展井下综采综掘成套设备。以铁路货车、工程作业车、关键部件、重载电力机车、机车车辆电传导系统为主导,建设太原、大同、运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基地,推进发展动车整车制造。建设太原、晋城煤层气装备制造业基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实现煤层气抽、采、运工艺环节装备全覆盖。以现代煤化工关键设备为主导产品,打造具备成套设备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和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太原煤化工装备制造基地。支持重点企业发展电力装备制造,建设电力装备制造基地,积极拓展延伸电力装备制造产业链,推动电力装备制造成套化、系列化和高端化。以纯电动汽车和甲醇、燃气汽车为主要战略取向,重点推进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创新和示范应用,打造太原、晋中、晋城电动汽车产业基地,晋中、长治甲醇汽车产业基地,太原、运城、大同燃气汽车产业基地。

  4.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一要构建以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依托大秦线、京包线、同蒲线、太焦线、太中银线、石太线、中南部铁路大通道等重大铁路交通轴线和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高速公路网及普通干线公路运输大通道,主动对接京津冀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欧亚贸易通道、中原经济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按照“天字型”布局现代物流产业。加快推进物流通道建设,推动物流业多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依托全省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及铁路枢纽规划,统筹规划布局全省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建设,合理布局物流配送中心,着力完善物流配送网络。加快推进农产品物流、粮食仓储物流、资源型产品物流、商贸物流、制造业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保税物流、应急物流等重点领域发展。二要构建体系健全、竞争有序、运行规范、监管科学、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太原吸引国内外金融分支机构和地区总部入驻,力争把太原打造为中西部有较强影响力的金融活跃区域。着力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加快企业改制,推动上市融资;扩大债券融资,优化融资结构;推动期货交易,丰富金融产品,加快交易平台建设,活跃金融要素市场。加大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的培育力度。稳妥发展互联网金融,推动第三方支付、P2P、互联网理财、股权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针对科技创新城发展,创新科技企业融资模式,通过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信托投资计划等方式,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规模。深化地方金融改革和创新,加强法人机构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设立新型金融机构,发展金融中介服务,畅通民间融资渠道。三要构建文化引领、品牌主导、统一开放、服务智能的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大力发掘三晋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统筹推进文化和旅游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政策,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塑造和提升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和晋商大院等知名旅游品牌。着力建设宗教古建、晋商文化、太行山水、黄河文明、寻根问祖、红色圣地等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支持太行山脉东西两侧旅游资源整合,合作开发旅游精品路线和营销网络,共建黄金旅游带。推动建设一批智慧文化旅游示范工程,规划建设一批具备休闲、度假、运动、养生、娱乐等服务功能的旅游综合体,推动全省文化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并重转变。建设全省旅游基础信息资源底层数据库及数据存储应用智能化管理平台,提升旅游公共设施质量和服务水平。四要构建彰显区域文化特色、突出创意、科技含量高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继续加强建设佛教与边塞文化、晋商文化、根祖文化、太行文化和黄河文化五大特色文化产业区。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大力发展创意设计、文艺创作、数字传媒等文化创意产业,培育一批文化服务业集聚区,加强原创作品研发,扶持发展新兴文化服务业形态,做大做活网络文化、休闲娱乐产业,逐步发展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产业,形成一批优秀文化产品、规模文化企业、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推进山西文化融入“一带一路”和环渤海地区,树立山西形象,讲好山西故事,提高三晋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唱响山西品牌。积极参与“环渤海地区文化产业园区联盟”。搭建影视(动漫)题材资源、剧本创意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平台。与环渤海地区联合举办动漫、网络游戏、文艺演出、艺术品交易、竞技体育等领域的重大赛事和展会,共同打造文化品牌。五要构建以政府机构为主导、科技企业为骨干、科技服务中介为桥梁的高技术服务体系。发展高技术延伸服务和相关科技支撑服务,不断提升高技术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推动高技术服务业做强做大。围绕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电子商务、生物技术服务八个主要领域,建设一批比较优势突出的创新集聚区,开发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技术服务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骨干企业。积极开展研发设计服务,逐步形成功能社会化、经营产业化、管理现代化的研发设计服务体系。发挥全省现有云计算、大数据等业务的带动作用,发展新型信息技术服务,积极发展软件设计,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城市,带动全省产业信息化升级。

  (六)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融入环渤海经济圈。

  1.优化对外开放发展环境。完善对外开放政策,积极构建国内外合作交流机制和平台,着力改善发展环境。加快推广上海自贸区可复制试点经验,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构建快速高效的立体通关体系。依托山西科技创新城,构建“引进来”和“走出去”良性互动的科技信息综合平台。优化政务环境,改革外商投资企业审批制度,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开放型经济承载能力。积极建设开放口岸体系,扩大航空口岸开放,发展临空经济产业。推动设立运城航空临时口岸,探索在太原、大同、临汾建设“无水港”。推进铁路口岸建设,实现铁海联运的无缝对接,推进铁公空多式联运。探索开通“五定”(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班列,沿线建设进出口货物仓储基地,最大化降低物流费用。在沿海港口建设专属港区、产业园区和临港物流园区。积极建设保税物流平台体系,充分发挥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作用,支持条件成熟的地区建设综合保税区,加快申报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积极支持和参与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借鉴和推广自由贸易区的政策、经验。根据周边环渤海省市产业特征,在我省的开发区中积极布局,做好生产性服务业配套,积极争取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积极借鉴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经验,加快我省太原创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申请工作。

  2.构建对外开放合作平台。一要推进产业集聚平台建设。把各类工业园区和开发区打造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新平台。提升各类园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外向度,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新要求,完善自身管理体系,构建对外开放的新体制、新机制。积极探索整合托管、异地共建、一区多园、飞地经济等多元化发展模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二要推进功能性开放平台建设。汇集商品贸易、投资、劳务、国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海外工程等诸多信息,及时面向社会发布。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太原市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推动传统贸易向跨境电子商务转型升级。三要推进会展平台建设。利用好山西“能博会”平台发展会展业,加强与国内外会展业界合作。继续提升“能博会”的对外影响力。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会展机构来山西办展会,构建对外开放的新渠道、新桥梁,发展我省外向型经济新业态。四是推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我省国际友城对外交往主渠道作用,加强与世界各产煤省州的结好和合作力度,积极创新国际友城交流合作模式,密切联络加强对话,探索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可能性。特别是建立与各国驻华使领馆、我驻外使领馆及驻外经商机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跨国公司代表处、海外晋商组织等政府机构、商业协会和知名国际金融机构的日常互动交流机制。建立国际交流合作联动机制,加强与环渤海省(市)在国际合作交流领域的资源、信息、人员等方面的共享和联动。建立我省企业与环渤海省(市)企业的良性互动合作机制,抱团发展,共赢合作。

  3.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发挥能源大省综合优势,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提升招商引资的总体水平和综合效益。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实施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集群化招商。强化项目设计,以煤炭产业清洁高效利用为重点,大力引进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项目。加大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的对接力度,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放宽一般制造业、服务业等外资市场准入,提升利用外资的层次和水平。积极引进跨国公司、龙头企业、领军企业的相关研发中心、销售中心、财务中心和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深化拓展与国家部委、科研院所、中央企业、世界500强、知名民企的对接合作。大力引导省外晋商回乡投资创业,积极参与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建设。积极引进品牌专业展会,继续办好能博会、农博会、晋商大会、文博会和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积极参加国家级重大展会。支持和组织我省企业、行业协会等参加国内和国际大型专业展会,参与行业内信息交流和分享,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4.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快外贸主体建设,努力提升货物贸易档次,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继续推进外贸企业“231”工程,支持外贸企业做大做强。探索加工贸易垂直整合方法,打造“一头在内、一头在外”“整机+配套”的内陆加工贸易发展新模式。加快建设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省级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加工贸易企业向我省转移,推动出口产业集聚。扩大优势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培育我省外贸竞争新优势。实施服务贸易跃升工程,大力发展技术贸易、文化贸易和服务外包。拓展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供应链型外贸企业出口业务范围,积极推进山西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引进国内外软件和信息技术、医药研发等领域的服务外包重点企业,提升外贸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原材料进口,不断满足转型升级和群众消费需求。鼓励和支持省内服务外包型企业的发展壮大,依托环渤海地区积极开拓境内、境外两个市场。

  5.努力加快“走出去”步伐。发挥我省能源矿产、装备制造、地质勘探、建筑工程等优势资源,吸引上下游关联产业企业联合“走出去”,在中亚、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区开展资源开发,建立境外原料开采加工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支持企业以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证券投资、联合投资等多种方式开展国际合作。鼓励企业以BOT(建设-运营-移交)、PPP(政府+社会资本)等方式,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带动设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积极推动境外园区建设,以晋非经贸合作区、印尼工业园、哈萨克斯坦资源加工基地为重点,打造我省企业对外投资的聚集地和“桥头堡”。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及德国北威州、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和爱达荷州等友好省州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充分利用现有外贸发展专项资金等政策,对我省参与俄、蒙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的企业给予支持。鼓励我省企业与环渤海省(市)大型国企抱团合作,共同开拓海外市场。

  6.全面深化区域合作。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契机,强化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和产业等五大领域合作,建设环渤海经济圈内陆协作拓展区。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扩大与相关地区交流合作,充分发挥我省比较优势,加大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的招商及产业承接力度。积极融入中原经济区,发挥长治、晋城作为面向东南沿海地区开放合作枢纽门户区域的优势,打造煤、电、气、化综合能源产业基地、新型现代制造业基地。重点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发挥运城、临汾的区位、资源和人文优势,努力打造全国省际交界地区区域协调发展试验区、中西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能源原材料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和华夏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加速推进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的体制机制建设,着力打造高效联动、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经济社会合作体,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功能区、协作区,构建面向京津冀的开放新格局。

  (七)促进交通、水利等设施互联互通,保障合作发展。

  1.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各种交通方式顺畅衔接,提高综合运输服务能力。一是促进各种运输方式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势,实现运输资源的高效整合。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协调和重点推进综合运输通道优化和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加快推进省际交流,拓宽区域合作,推动环渤海省(市)之间交通运输协调发展,以建设区域性航空枢纽、铁路枢纽和公路枢纽为重点,以跨省合作共建为手段,基于综合交通网络和产业升级转移的空间协同关联机制,衔接好贯通东中西和联结南北方对外经济走廊的交通网络。加快实施大同—张家口、太原—焦作、大同—乌兰察布、原平—大同、忻州—五台—保定—天津、运城—三门峡、太原—和顺铁路专线,加快礼垣线、太焦铁路修文—长治北段扩能改造。推进山西与周边省份路网的衔接,重点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的互联互通、普通国道的拓宽改造,构建便捷畅通的公路网,进一步完善“三纵十二横十二环”高速公路网和“七纵十四横”普通干线公路网的路网体系,建成与邻省对接的33个高速公路出省口,做到在全省范围内物畅其流,与邻省区和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互通有无,不断提升高速公路养护运营、路政治超等综合服务能力。积极构建山西与京津冀的城际间客货分离的快速专用通道网络,构建多层次轨道网络为主体的城际交通网络。加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干线公路、机场与城市轨道、市郊铁路等设施的有效衔接,建设开放式、立体化综合客运枢纽。支持太原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客货运站及集疏运体系。二是建立综合交通运输合作发展机制,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发展协调机制。建立环渤海地区交通运输区域合作联席会议机制,对口成立区域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各省(区、市)的工作对接和沟通交流,以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为核心,以建立区域高效率、低成本、布局合理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加强区域间的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衔接,推动交通运输合作协调发展。加强各地区政府在区域交通运输合作政策上的协调,建立健全交通运输合作项目建设和运营所需要的政策环境,为顺利落实合作项目创造充分的实施条件。

  2.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强化水源涵养和节水监管,增强水资源保障水平。完善覆盖全省六大盆地和主要经济中心区的十大供水体系,形成“两纵十横、六河连通,纵贯南北、横跨东西,多源互补、保障供应,丰枯调剂、结构合理,稳定可靠、配置高效”的山西大水网。建设山西大水网县域配套工程和万家寨引黄供水区“分质供水、原水直供”配套工程等。开展地面沉降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恢复地下水生态系统。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流域、省、市、县四级取水总量控制,加强水资源论证,完善各行业和居民用水定额指标体系,强化计量和考核管理,促进全社会用水结构优化。完善灌排设施,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

  3.构建泛在普惠的信息网络,促进网络经济与“互联网+”产业业态发展。加快构建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宽带中国战略工作,以宽带普及提速和网络融合为重点,推进城乡宽带协调发展,加大无线宽带网络建设力度,推进无线局域网在重要公共区域的热点覆盖。鼓励和支持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统筹布局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推动“三网”融合。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促进大数据发展,拓宽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八)对接环渤海市场体系,形成区域市场一体化格局 。

  1.消除市场壁垒,实现要素、产品低成本、自由流动。加快消除地区间隐形壁垒,抓紧建立统一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为全面推进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奠定坚实制度基础。放松市场进入管制,禁止对外地产品或服务设定歧视性准入条件和收费项目,或以颁发许可证等方式强制企业或消费者购买指定的本地商品或服务。全面清理不符合建立区域统一市场的地方法规和歧视性、限制性政策。共建山西与环渤海省(市)产品销售一体化市场,探索建立民间投资便利化的工作体系,共同推进工商登记、食品药品检验、消防安全等领域的互通互认及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市场一体化建设。加强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共建金融服务平台和劳务共享平台,促进资金和人力资源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2.优化市场要素配置,推进区域统一市场要素建设。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以进一步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为基础,以强化用途管制为前提,推进同地同权同价,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能力。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加快消除城乡、行业、身份等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歧视,实行城乡平等的就业服务、用工准入和同工同酬的劳动报酬制度。以科技体制改革为基础,加快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和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以信息服务、价格发现、金融服务为重点搭建国家级煤炭交易公共平台,进一步完善省级煤炭交易数据平台,鼓励支持煤炭企业和用煤企业入市交易。

  3.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区域统一市场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开行政审批项目清单和政府权力清单,构建有限、法治、责任、服务、透明、高效的政府。推进环渤海地区共同构建包括政府职能转变、地方财政税收体制、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区域管治模式等在内的区域制度创新体系。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开行政审批项目清单和政府权力清单。统筹推进有利于形成统一大市场的各类改革,积极采用PPP等融资模式,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土地、劳动力、金融等要素市场改革,加快培育中介组织等市场主体,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制定有利于加强环渤海地区经济联系的区域政策。

  (九)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1.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结构。

  按照空间集聚、组群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引导人口、产业向发展条件好的河谷盆地相对集中,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要素利用进一步提升,增强环渤海地区联动发展动力。率先发展太原都市中心区,全力打造太原都市圈,提高太原都市区对都市圈内城镇组群的辐射强度,通过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市场要素流动,形成“核辐射圈、圈拱卫核”的态势。积极构筑三大城镇群,加快提升晋北、晋南、晋东南城镇群的整体实力,使之尽快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增长型区域。完善大同、临汾等重要节点城市功能,进一步壮大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强化社会管理、生产服务和交通运输功能。深入实施大县城战略,把发展县城和县级市作为完善城镇体系的切入点,引导生产要素、优势资源向县城集中,提高县城对人口和产业的承载力。推进重点镇建设,积极培育全国重点镇和一批商贸物流、资源加工、文化旅游等专业特色镇,做大乡镇规模,培育发展一批条件较好的中小城市,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大的新兴城市,建成一批有产业、有人口、成本低的中心型、特色工业型、特色旅游型、物流交通型、休闲商贸型、三农服务型小城镇。加快资源型城镇转型,开展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镇转型试点,因地制宜探索转型路径和模式。

  2.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中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大城市落户限制,逐步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对常住人口提供转变,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进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

  3.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城镇化快速发展需求。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协调机制,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融合发展。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区际交通、对外交通骨干网络,建设城市群综合交通枢纽,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乡村交通条件,着力打造“一轴两纵三辐射、四网五横六枢纽”的铁路、公路、机场、轨道交通综合交通网络构架,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强化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加快电网、输气管网、通信设施等城镇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建设品质,促进都市圈、城市群、城乡间有机融合、联动发展。实施设施提升、城市安居、城中村改造和环境提质等四大工程,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建设垃圾集中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高燃气在农村的利用比例。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配置的力度,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均衡发展的教育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财政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推进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着眼于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扎实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重点文化工程为依托,以提质增效为原则,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继续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努力做到广覆盖、保基本、重实效,让人民群众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加快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健全省、市、县(区)、街(镇)、社区(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共建。加强市县文化场馆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实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工程和农家书屋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广播电视无线全覆盖工程。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在三晋”系列活动,完善文化扶贫机制,加大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农村、企业倾斜力度。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山西地方戏曲传承工程”和“山西四大梆子振兴工程”。

二是加强教育领域合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强化基础教育的普惠性和公益性,全面配置义务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视发展薄弱地区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建立健全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完善招生计划协商机制。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推动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建立高校分类管理、分类指导体制机制,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支持山西大学等省属院校与环渤海地区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学府组建高等学校联盟,推动在师资培训、学生培养、学科建设方面的合作。完善城乡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的学习与传播,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完善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制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缩小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距。健全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育经费保障和管理水平。

三是加强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考虑人口老龄化、健康消费增加等因素,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保制度完善,系统推进涵盖医疗、卫生、养老、药品、保险等在内的大健康产业制度和服务体系建设。公立医院药品耗材采购逐步实现信息共享、价格联动,积极探索跨省、市联合议价。加强与京津地区的医疗资源交流互动,积极争取京津地区优势医疗资源对口支援、定点帮扶和远程会诊,同等级医疗检验结果、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证明和卫生培训合格证明互认。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和异地就医服务政策措施。建设一批与环渤海省(市)共建的高水准护理院和康复医院。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推动实施居民健康卡区域内就医“一卡通”。引导居民就近就医,促进形成良好医疗秩序。

  5.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一是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设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保险与环渤海省(市)顺畅衔接,落实养老保险关系在环渤海区域转移接续制度。研究探索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互认制度,与环渤海省(市)建立相关信息共享机制。建立抚恤优待、老人优待异地认同机制和孤残儿童、流浪人员共同安置机制。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建立城乡居民一体化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功能完备的失业保险制度,健全预防、补偿和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构建一体化的社会保险体系。全面推进老年福利服务,大力发展儿童福利事业,加快残疾人福利事业发展,推进福利企业园区建设,完善多元化的社会福利体系。以提质扩面为核心,积极稳妥地构建和完善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帮扶、受灾人员救助以及医疗、失业、义务教育、住房、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在内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加大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力度,加大面向产业集聚区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力度,完善以政府为主满足基本需求的住房保障体系。

二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联动机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增长的就业效应,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着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引领和就业促进计划,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统筹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口和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就业工作。建立政府投资、招商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新增就业岗位预估和考核制度。加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落实和资金投入绩效考核,建立完善促进就业创业资金投入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制度。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全省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推进政府购买基层公共服务岗位,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为各类劳动者提供均等、优质、高效的就业创业服务。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和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

三是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以精准扶贫为要义,以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为核心,以吕梁、太行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积极推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扶贫开发大格局。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努力实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实施“五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易地搬迁安置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教育扶贫脱贫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积极开展专项扶贫,按照产业扶持、技能扶持、资本扶持和不断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三加一”的工作路径,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开发、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金融富民扶贫、劳动力就业培训和教育扶贫等重点工程。全面实施行业扶贫,把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各部门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各部门制订发展规划和安排项目资金时,向贫困地区重点倾斜,完成好各自承担的行业扶贫任务。协调推进社会扶贫,更广泛地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确保贫困地区能够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制度。建立省级层面推进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的工作制度,指导和统筹推动环渤海经济圈战略的实施,协调我省涉及环渤海合作发展的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问题,作出工作安排。

(二)强化规划引导。结合我省实际,编制实施《山西融合环渤海地区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以规划为引领,强化项目支撑,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领域,谋划推进一批带动作用较强的重大项目,尽快推动我省融合环渤海经济圈发展。

  (三)细化具体举措。各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细化具体工作内容,明确工作时间、责任和阶段性目标,将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建立健全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工作推进的监督检查、信息报送和社会参与等制度,搞好工作推进情况的跟踪分析,及时应对环渤海经济圈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山西省人民政府                      2016412

 

 

×

用户登录